如今,
 
	手机已经成为
 
	我们生活当中必不可少的部分,
 
	从马路边随处可见的
 
	“低头族”
 
	到没带手机就焦虑不安的
 
	“手机综合症”,
 
	人们对手机的依赖程度
 
	越来越严重。
 
	很多人连上厕所
 
	都不忘记带上它,
 
	聊微信、逛微博、打游戏等等,
 
	甚至有些人离开了手机
 
	便便就不出来了。
 
	但是你知道吗?
 
	因为玩手机
 
	“无限”延长的如厕时间,
 
	正在慢慢毁掉我们的身体。
 
	  
 
	血压升高、猝死风险增加
 
	厕所是猝死率极高的危险地点之一,如厕时间过久,会让风险骤增。
 
	排便时,脑动脉压力可增加20毫米汞柱以上。对原本就有心脑血管疾病的人群来说,心肌耗氧量的增加可诱发心绞痛、心肌梗死及严重的心律失常,血压骤升可导致脑血管破裂出血,两者都可能造成猝死。
 
	肛肠疾病找上门
 
	蹲厕时因为玩手机、看报纸导致时间过久的不良排便习惯,同样可以诱发痔疮发生。原因主要有两种:
 
	1.肛垫下移
 
	人体肛管的黏膜下有一层环状的静脉、平滑肌、弹性组织和结缔组织组成的肛垫,肛垫本身有弹性收缩的作用,可以开闭肛管,控制排便。但较长时间的腹压升高,会导致肛垫弹性回缩作用减弱,失去原本的支撑,下移形成痔疮。
 
	2.静脉曲张
 
	直肠肛管的位置在人体腹腔的最下部,蹲厕过久,在重力和腹腔脏器作用的双重压迫下,直肠静脉回流受阻,末端血液回流障碍,可以导致静脉血管淤血扩张,形成痔疮。
 
	【健康排便七原则】
 
	1.不带报纸、手机、IPAD等如厕
 
	早上最容易出现结肠运动,起床后就上厕所,或者早餐后20分钟排便是最佳时间。无论蹲厕、坐便,如厕时间不宜超过5分钟,有便秘的人不宜超过10分钟。已经有痔疮的病人,更应缩短排便时间,建议不超过3分钟。
 
	图2
 
	2.养成不憋便的好习惯
 
	现代生活节奏快,很多人有来不及上厕所便“憋着”,这是非常不好的习惯。一定要尽量减少刻意抑制便意的行为,避免条件反射消失带来的便秘。
 
	  
 
	3.好姿势助排便
 
	一般来说,蹲便时,肛门周围肌肉放松、腹压增大,有助于顺畅排便。坐便时,马桶高度要以大腿保持半屈状态为宜,如身高不够,可在脚下垫个矮凳。对患有心脑血管病的人来说,用力排便可能诱发心肌梗死或脑卒中,最好选择坐便,排完起身要缓慢。
 
	  
 
	4.合理搭配膳食
 
	如出现大便腥臭、难冲净的情况,要适当少吃肉食,适当多吃粗粮、果蔬韭菜、芹菜、白菜、胡萝卜、木耳等富含膳食纤维,能促进肠道蠕动。还可适当喝点酸奶。
 
	  
 
	5.每天喝水1500~2000毫升
 
	一瓶矿泉水约为500毫升,便秘的人每天要喝3~4瓶,一次喝半瓶,但心脏不好者喝水不宜太冷、太猛,建议咨询专业医师意见。需要注意的是,这里说的是喝水,不能用咖啡、浓茶和含糖量过高的饮料代替。
 
	  
 
	6.适当运动
 
	便秘的人推荐常做提肛运动,收缩和舒张肛门,锻炼肛门肌肉。
 
	7.调节情绪
 
	排便受中枢系统控制,一旦出现焦虑、抑郁,干扰了中枢系统,排便功能就可能紊乱。反过来,由于便秘引起的不适,可以导致精神紧张、焦虑,加重便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