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有没有过这样的经历? 
 
	明明上班都是坐着,但是回到家却总是感到身心俱疲; 
 
	明明睡了8小时,却好像一直是睡不醒的状态; 
 
	明明工作一整天,晚上躺在床上却无法入睡。 
 
	  
 
	现代打工人虽然没有从事体力劳动,但每天动脑思考也会让人感到疲惫不堪,感觉“脑子不会转了”。 
 
	随着时代的不断进步,脑疲劳现象越来越多。 
 
	上海市一项随机抽样调查显示,59.6%的脑力工作者每天用脑时间长达10小时,28.4%的体力劳动者业余时间也花费在各种脑力活动上,用脑过度已严重危及人们的健康。 
 
	令人担忧的是,随着家长对教育越来越重视,脑疲劳已渐渐蔓延到下一代身上。 
 
	西安中医脑病医院脑病七科主任洪登攀介绍道,我国青少年群体中,至少有50%存在不同程度的脑疲劳。 
 
	如何判断是否出现大脑疲劳? 
 
	从脑神经学的角度来说,大脑疲劳与前额叶皮层的活动减弱有关,前额叶皮层主要负责调控决策和执行能力,还会调节批判性思维能力。 
 
	自测 
 
	我们可以简单自测一下是否有脑疲劳: 
 
	- 
		
			早晨醒来懒得起床 
		 
	 
	- 
		
			下肢沉重,走路抬不起腿 
		 
	 
	- 
		
			不想参加社交活动 
		 
	 
	- 
		
			懒得讲话,自觉有气无力 
		 
	 
	- 
		
			时常发呆 
		 
	 
	- 
		
			说话、写文章时常出错 
		 
	 
	- 
		
			记忆力下降 
		 
	 
	- 
		
			提不起精神 
		 
	 
	- 
		
			口苦、无味、食欲差 
		 
	 
	- 
		
			吸烟、饮酒的嗜好有增无减 
		 
	 
	- 
		
			出现耳鸣、头昏、目眩、烦躁、易怒等症状 
		 
	 
	- 
		
			眼睛疲劳 
		 
	 
	- 
		
			入睡困难,易醒多梦 
		 
	 
	- 
		
			打盹不止,四肢像抽筋一般 
		 
	 
 
	如果有上述2至4项情况时,说明轻微疲劳,需要立即休息; 
 
	有5项以上是重度疲劳,也许潜伏着疾病,建议到医院做进一步检查。 
 
	哪些人更容易感到大脑疲劳呢? 
 
	1 
 
	长期心里压力过大的人 
 
	如果长期压力过大、思虑过度,不仅会对身体代谢、免疫和心血管系统造成损伤,还可能导致大脑功能的衰退。 
 
	  
 
	2 
 
	总是过度思考的人 
 
	大脑中的能量绝大部分以葡萄糖的形式存在,当神经元被激发时,细胞会通过毛细血管吸取氧气和葡萄糖。当人们需要执行一项耗费脑力的任务时,大脑会燃烧更多葡萄糖,这不仅会降低血液中的葡萄糖含量,还会导致大脑中的能量来源减少,导致大脑出现疲劳症状。 
 
	  
 
	3 
 
	经常熬夜的人 
 
	如果你总是失眠、熬夜,大脑得不到休息,不仅会持续的产生大脑垃圾,大脑清洁工脑脊液也不能及时的进行垃圾清除。长此以往,等到大脑垃圾不断累积到一定程度,你就会明显感觉脑子不够用了,甚至会导致许多神经系统疾病的发生。 
 
	  
 
	4 
 
	身体有慢性炎症的人 
 
	脑损伤以及身体发炎产生的炎性因子通过循环系统进入到大脑,如肠道炎症、高血糖导致的脑内炎症等,这些都会导致大脑当中的免疫系统过度攻击大脑的健康组织,引起大脑慢性疲惫,让你产生心理倦怠。 
 
	  
 
	有哪些正确的放松方式? 
 
	劳累了一天,回到家,你是否喜欢躺在沙发上刷手机或打游戏来放松呢? 
 
	其实,这样做并不能使大脑得到真正的放松,因为此时大脑依然需要处理信息,而且长时间看电子屏幕还会对视力造成损伤。 
 
	那么我们该如何做呢? 
 
	保证充足的休息时间放下手机,睡前听听舒缓的音乐,练习冥想,或按摩头部,让大脑得到真正的放松。 
 
	尽量做到早睡,确保充足的睡眠时间,最好能在23点左右进入深睡眠状态。 
 
	如果长期睡眠不足或经常失眠,会让大脑对外界的反应变得迟钝,思维变得不活跃,从而影响学习和工作。 
 
	  
 
	用脑要适度要注意劳逸结合,松弛有度。 
 
	工作期间,每工作一个小时,可以让大脑休息10分钟左右,比如眺望远方、听一首歌。 
 
	用脑过度可能会打破大脑皮层抑制/兴奋的平衡状态,使神经功能发生紊乱,记忆力和判断力下降,对大脑将造成严重的损害。 
 
	  
 
	进行适当的体育锻炼,周末在家“躺平”固然很舒服,但躺太久了,对身体也是无益的,还会有患上其它疾病的风险。 
 
	所以要保持一定的运动量,运动可以加快人体的血液循环速度,促进新陈代谢,有利于大脑对营养物质的吸收。 
 
	如果你运动细胞不发达,可以选择较舒缓的运动方式,比如散步、短距离慢跑、打太极拳等。 
 
	  
 
	创造舒适的环境,在相对安静、空气流畅、温度和湿度适宜的工作环境中,大脑处理信息的能力更强,也更容易消除疲劳感。 
 
	因此,办公室里要注意通风换气,减少噪声,营造一个比较舒缓的环境。 
 
	脑力劳动看似身体很“闲”,其实大脑常处于很“忙碌”的状态。 
 
	  
 
	医生介绍 
 
	往期推荐
 
	做这件事,会伤肺!避开“伤肺黑名单”,安稳过秋!
 
	200斤患者“难倒”医生?10分钟内:快速寻找呼吸“切口”,准确打开生命“通道”!
 
	戏精女医生爆笑“喊麦”,简单口诀教您预防老年痴呆!
 
	肚子疼,要人命!你以为的胃痛竟是胰腺炎!有些几种症状千万别硬抗!
 
	全国科普日丨大脑损伤悔终生!快速测试,了解大脑现状
 
	编辑丨赵影思 
 
	责编丨于浩洋 
 
	审核丨洪登攀 李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