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你好,欢迎光临大连瓦房店市市场协会网站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政府动态协会相关文件维权服务会员单位协会章程摄影作品资源下载留言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大连瓦房店市市场协会 > > 政府动态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点这里重设
     新闻资讯
    政府动态
 
光明日报头版关注辽宁丹东:科技助候鸟“去留无恙”
来源:辽宁省人民政府 官网 点击数:40次 更新时间:2025/11/21 11:01:17

 

  【在这片辽阔的土地上】

  这是辽宁丹东鸭绿江口,阳光下,微风清漾的湿地吐金嗽银。滩涂上,一群群候鸟,或悠然停歇,或低头觅食,或追逐嬉戏。当潮水涌来,霎时,万千鸟儿应声而起,化作一阵阵壮观的“鸟浪”。

  滩涂上,几人正埋头工作。

  “用棉签轻轻蘸一下,放入试剂瓶拧紧,就搞定了!”辽宁省野生动物保护和疫源疫病监测中心副主任张海龙举起瓶子在记者面前晃了晃。

  “这是在做什么?”

  “采集野生鸟类粪便样品。秋季是候鸟迁徙高峰期,这个时间段采集样品,就可以很好掌握候鸟种群的健康状况。”张海龙解释。

  这些样品将被送往实验室进行检测,分析可能携带的病原体,为保护候鸟提供数据支持和科学依据。

  丹东鸭绿江口候鸟栖息地,位于东亚—澳大利西亚候鸟迁飞区北部,每年有20万到40万只候鸟迁徙至此进行补给。

  “守护迁徙的鸟儿,科技手段很重要。”丹东鸭绿江口湿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中心主任马力,跟记者唠起了他们的“护鸟经”。

  “保护候鸟,需要深入研究候鸟的迁徙规律。在这方面,卫星追踪器可以说派上了大用场。”马力讲了这样一个故事:

  2021年5月,科研人员在鸭绿江口湿地捕捉到一只斑尾塍鹬,并给它佩戴了卫星追踪器。

  “我们给这只斑尾塍鹬命名为‘58号’,卫星追踪器记录下了它完整的飞行路线。”马力向记者展示了这只“明星鸟”的迁徙飞行轨迹。

  追踪软件显示:当年5月,它从丹东鸭绿江口湿地起飞,行程6500公里,直达美国的阿拉斯加繁殖、育雏;9月底10月初,从阿拉斯加飞到南半球的新西兰越冬。次年4月,又开始长途飞行,返回中国的鸭绿江口湿地。

  “了解候鸟迁徙规律,就知道鸟类生存和繁殖需要什么样的环境,人类活动距离多远合适,食物是否充足……保护就有了科学依据。”马力说。

  为了近距离了解保护区工作状况,11月9日早晨6点多记者就来到了鸭绿江口湿地。眼前浓雾弥漫,几十米开外便是白茫茫一片。

  “往常遇到异常天气,比如大雾、大雨,掌握候鸟集中的迁徙停歇地、觅食区的生态安全状况,只能靠增加巡护频次和人员来解决。现在不一样了,我们有了‘火眼金睛’。”孤山管理站巡护员董永刚气定神闲。

  他说的“火眼金睛”,就是24小时全自动激光监控仪。它架设在保护区的一处瞭望塔上,能对自然保护区核心区内的动物及人类活动情况进行实时监测。

  “有了这个设备,我们无需频繁进入脆弱的湿地核心区,就能完成对候鸟生境、人为活动的监测,有效威慑和发现盗猎、破坏栖息地等行为,最大限度保护候鸟栖息地的生态安全。”董永刚介绍。

  在鸭绿江口湿地,鸟类面临的,不只是盗猎这种显而易见的危害,还有一些隐形的威胁。

  “鸟类常因栖息或觅食而接触电线,绝缘线路的连接处、开关桩头容易出现金属裸露,给鸟带来危险,为此我们每隔一段时间就要巡检一次。”在鸭绿江口国家湿地观鸟园,国网丹东供电公司员工王俊心轻轻拨动了手中的遥控器开关。

  随着“嗡——”的一声,一架无人机腾空而起,沿着输电线路开始巡检。

  “我们在候鸟密集区域,对输电线路全面进行绝缘化改造,用高科技手段为配网线路连接处、开关桩头等金属裸露部分披上‘保护衣’,有效防范鸟类因误碰、误撞电力设施而引发触电危险。”王俊心一边操作无人机,一边向记者介绍。

  科技加持,让这里真正成了候鸟的天堂:截至目前,保护区已累计记录到鸟类357种,其中国家一级保护鸟类30种,二级保护鸟类62种。

  (光明日报记者李建斌 徐谭)

  【短评】 

  护鸟的重要性,今天,可谓尽人皆知。那么,能不能护好鸟,却大有分教。

  湖南蓝山、辽宁丹东,护鸟护出了成效,细究起来,有这样一个特点:一是认识到护鸟的重要性,二是拿出了切实的措施。

  你瞧蓝山,把鸟儿当作人类的朋友、邻居,真心真意去呵护。“善良的心灵是最好的法律”,把鸟装进了心里,就会人人自觉行动起来。倘若心里无鸟,哪怕再严密的法律,也会有人变着法儿钻空子。

  有心,还得有力。这就是丹东给我们的启示。丹东的“力”,就是依靠科技。

  的确,候鸟种群和数量庞大、行踪难测,单靠一腔热情,拿不出切实的保护手段,就很难收到成效。使用科技手段护鸟,延伸了人的眼睛、耳朵和大脑,就像古人说的:“登高而招,臂非加长也,而见者远;顺风而呼,声非加疾也,而闻者彰。”

  两地的做法,各有千秋,相得益彰。如果在工作中,我们既有“心”又有“力”,那么效果一定是既有“远”又有“彰”了。

  (作者:刘茜)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省内首家社保二十四小时便民e站落成——社银合作沉下去 惠民温度升起来 下一篇:辽港中医药产业合作交流会在沈举办
 
   友情链接:辽宁省纪检最高检中央纪检监察民主与法制网中国政府网辽宁省人民政大连市人民政瓦房店市人民
协会荣誉 | 会长致辞 | 协会简介 | 机构设置及职责范围 | 协会职能 | 联系我们
大连瓦房店市市场协会 2007-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3013779号-1
邮件:2931180103@qq.com 电话:0411-85595991  地址:辽宁瓦房店市   技术支持:瓦房店汇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