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随着一声指令,市公安局环境资源和食品药品犯罪侦查支队(以下简称:环食药侦支队)联合中山分局、开发区分局,在北京、河南、辽宁抚顺三地同步收网,破获假冒我市知名海珍品品牌系列侵权假冒注册商标案件,将3个跨区域犯罪网络连根拔起,现场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26名,捣毁黑窝点12处,涉案金额超2000万元,有力震慑了侵犯知识产权违法犯罪活动,维护了健康的市场秩序和我市品牌声誉。
线索初现
从“防伪码异常”
到“数据追踪”
今年年初,我市一家海珍品企业向环食药侦支队反映:旗下核心产品遭仿冒,通过某电商平台低价售卖的“高仿品”防伪码异常——部分码被反复扫码超200次,远超正常查验范围。
办案民警表示
这不是个案,可能是有组织的制假售假链条。线索背后或藏有规模性侵权网络。
案情上报后,支队立即成立工作专班。面对海珍品制假隐蔽性强、线上线下交织的特点,民警跳出“由案到人”传统路径,转向“数据赋能”新方向:整合涉事电商平台销售记录、全国物流寄递信息、第三方支付流水等海量数据,运用智能工具进行分析。
很快,3个看似独立的网店浮出水面,其背后隐藏的生产、仓储、销售全链条逐渐清晰。
环食药侦支队相关工作负责人表示
犯罪团伙以正品20%的价格进行倾销,严重损害企业信誉与消费者权益。
同步收网
“连根拔起”
跨区域犯罪网络
“所有涉案人员控制。”10月15日,随着现场指挥长指令,26名违法犯罪嫌疑人全部落网,其中7人因涉嫌假冒注册商标罪被依法刑事拘留,19人被移交相关部门处罚。
办案民警介绍,在抓捕现场,犯罪嫌疑人正通过电脑向网店批量上传“正品”图片,成箱的假冒包装盒、防伪标贴堆至天花板,制假设备还在运转,地上散落着未封装的“高仿品”……
行动当日,各抓捕组雷霆出击,直捣犯罪窝点,现场查获假冒多个知名品牌的成品海参500余盒,未使用的假冒包装盒4000余套、商标标识贴纸2万余张,以及塑封机、打印机等制假设备6台。
经警方初步核查,拟移交电商平台封停的涉案网店就有16家。案件的成功破获实现了对犯罪团伙线上销售终端与线下实体窝点的“连根拔起”,形成了强有力的震慑效应。
长效护航
织密海珍品知识产权
保护网
环食药侦支队负责人表示
本地海珍品是大连海洋经济的金字招牌,守护品牌就是守护产业未来。
此案破获,充分发挥了数据赋能的实战作用,做到了线上清剿、线下同步摧毁的一体化打击,切实维护了我市海参产业品牌信誉与健康发展环境,为推动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提供了坚实保障。
这不仅是一起个案,更是我市守护海洋经济品牌的缩影。案件告破后,我市警方并未止步:一方面深挖原料采购等关联人员相关信息,彻底斩断犯罪网络;另一方面联合市场监管等相关部门启动海产品市场专项整治,以电商、特产店为重点排查,严打商标侵权行为。更值得关注的是,本地海珍品企业正积极借鉴“一物一码”溯源技术经验,推动建立“企业自防、部门联动、警方打击”的立体保护体系。
从数据追踪到精准打击,从个案侦破到体系防护,大连公安正以实际行动为本土品牌“筑盾”,为海洋经济高质量发展“护航”。此次专项行动不仅有力震慑了制假售假犯罪,更以“数据赋能+全链打击”的实战经验,为特色产业健康发展筑牢安全屏障。这场守护“蓝色经济”的战役,既是我市落实知识产权保护的生动实践,更向市场传递出鲜明信号:任何侵害本地特色产业、损害消费者权益的行为,终将受到法律严惩。
新闻大连(微信号:dltv8811)编辑制作
资料:大连公安
编辑:婧琦
美编:海健
校对:吴毅
主编:吕彬
监制:穆军 宋伟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