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15日,
2025年第三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
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
现场交流活动在新疆举办。
经各地推荐、网友评议和
专家评审等环节,
共有138名
助人为乐、见义勇为、
诚实守信、敬业奉献、
孝老爱亲身边好人光荣上榜。
其中
来自辽宁的90后小伙温常卿
入选“中国好人榜”
 
助人为乐好人
人物故事
温常卿,男,1994年10月生,中共党员,辽宁省丹东市振安区五龙背镇温泉社区委员。
2014年的一场车祸导致温常卿左小腿截肢,从2015年开始,他戴着义肢为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义务守陵,并通过互联网等平台为烈士寻亲。目前,已为多名烈士找到亲人。
心怀崇敬之心
甘为烈士守墓
如今在振安区五龙背镇温泉社区工作的温常卿工作忙碌,但依然坚持每天到陵园巡查打扫,并带动镇上的年轻小伙伴一起加入到守护烈士陵园的志愿活动中。不论严寒还是酷暑,每天早上7点左右,温常卿就会到达烈士陵园,除了例行的清扫卫生,还有很多工作等着他:修补栅栏砖瓦,拔除新长出来的杂草……
整个烈士陵园面积有1.2万余平方米,他每天光是走上一圈,就要花一个多小时。“埋葬在这里的858名志愿军烈士,有600多位是无名烈士,虽不知道他们是谁,但我愿意做烈士的亲人,他们没有被忘记。”温常卿说。
2014年一场意外车祸导致温常卿左小腿截肢,2015年,在家中养伤的温常卿得知政府招聘位于五龙背镇的抗美援朝烈士陵园管理员。他主动申请要做这项完全公益性质、没有收益的工作。当民政部门领导问他为什么这么小的年纪就去做一个守墓人的时候,温常卿回答道:“我崇拜英雄,我更敬重英雄,所以喜欢并热爱这项工作。”
十年如一日
他为烈士寻亲
烈士陵园里的每一处,在温常卿的脑海里都清清楚楚。一天夜里接到群众电话说烈士陵园的栅栏被损坏,温常卿立即赶到陵园查看,并连夜将损坏的栅栏维修好。
除了每日巡查打扫陵园,他还主动为烈士寻亲。“有时候,我看着上面一个个名字,总觉得在看自己亲人。他们肯定期盼能魂归故里,时常有亲人祭奠。”温常卿说。温常卿整理的烈士名单,交由相关部门发布。当地退役军人事务部门也积极查找信息,发动群众提供线索、联系烈士的亲属。
杨玉福烈士就是其中之一。2020年12月,杨玉福的侄子杨清福从2000多公里外的河南赶来“见”叔叔一面。当天杨清福站在墓碑前,俯身轻轻擦拭墓碑上的灰尘,近乎呜咽地喊:“叔叔,我终于找到你了!”时光荏苒,杨清福这一辈人大多年近半百。亲人们经年不绝的思念与期盼,在这一刻有了回响,一家人终于“团圆”。
热心公益事业
志愿助残服务
为了弘扬革命先烈的英雄精神,更好发挥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的作用,温常卿经常去联系部队、学校、政府机关、企业单位等,组织纪念、祭奠烈士陵园的活动;组织部队官兵和学校师生到陵园为烈士描写碑文;为他们讲述可歌可泣的英烈故事。为了配合司法部门开展社区矫正工作,温常卿把烈士陵园开放为社区矫正人员义务劳动思想改造基地,组织刑满释放和监外服刑人员到烈士陵园义务劳动,思过悔改。
温常卿是残疾人,同时也是助残人。他有一颗火热的心肠,无论哪个残疾人有困难,他都会到场帮着忙前忙后。平时,温常卿勤奋好学,为了练就为残疾人服务的本领,他自学法律法规、计算机技术,经常到残疾户家中问寒问暖,了解残疾户的需求,各村各组的残疾户情况他如数家珍。
“老年人和残疾人是特别需要帮助的特殊群体。”温常卿在镇残联残疾人专职委员和社区居委会委员的工作中深刻地认识到,一个人的能力是有限的,因此他还在领导的支持下成立了“龙背镇助残志愿者服务队”。目前,服务队志愿者已达120余人。“可能同为残障人士,我更加觉得应该为这些特殊群体多做点事情。”温常卿笑着说。
来源:中国文明网 北斗融媒
编辑:高春华
校对:韩旭
责编:吴溪 冯心
审核:张增娇 安立军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