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大连市法学会举行首批团体会员授牌仪式暨法治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现场座谈会 | 来源:大连市法学会 微信公众号 点击数:154次 更新时间:2025/8/6 11:13:13 |
8 月 5 日,大连市法学会在市综治中心举行首批团体会员授牌仪式暨法治赋能基层社会治理工作现场座谈会。市法学会党组成员、专职副会长刘子阳出席会议并致辞,市委政法委一级调研员王承峰,市委政法委基层社会治理处副处长、二级调研员丁震宇,大连海洋大学海洋法律与人文学院院长、副教授王黎黎,东北财经大学法学院副院长、副教授褚霞,北京望衡(大连)律师事务所主任韩栩,上海海华永泰(大连)律师事务所主任张哲,辽宁和昌律师事务所主任李玉祥等新加入的团体会员单位代表,《民主与法制时报》辽宁记者站大连负责人田永刚参加会议。
刘子阳专职副会长首先致辞,对新加入的团体会员单位表示热烈欢迎。他强调,市法学会始终以服务基层社会治理为重要抓手,此次授牌仪式以现场工作座谈会的形式举行,就是希望打破壁垒、直奔主题,让新加入的团体会员单位既能感受到组织的凝聚力,更能精准对接基层治理的现实需求,为法治大连建设注入新动能。随后举行首批团体会员单位授牌仪式,刘子阳专职副会长为新加入的5家高校法学院及专业法律服务机构授牌,标志着市法学会在整合高校、律所等 “产学研用” 资源,构建专业化基层法治服务体系上迈出关键一步。之后王承峰、丁震宇分别就市综治中心平台功能、运行机制及应用情况等作了详细介绍。
会议指出,当前全市矛盾纠纷呈现出类型多样化、成因复杂化、化解专业化的新特点,特别是涉诉信访、物业矛盾、涉海涉渔纠纷等与群众生活密切相关的领域,亟需通过法治思维和专业力量精准破解。法学会作为党和政府联系法学法律界的桥梁和纽带,必须主动担当,以此次座谈会为契机,推动形成“数据共享、资源互通、优势互补”的矛盾纠纷排查化解新格局。
会议认为,近年来依托市综治中心“雪亮工程”视联网系统和综治信息化平台,全市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已积累大量实践经验,数万件纠纷数据、较高的化解率印证了“科技+法治”模式的有效性。但同时,基层调解力量专业化不足、特色领域纠纷化解标准缺失等问题仍需破解,需要团体会员单位发挥学术研究、实务经验优势,共同补短板、强弱项。
会议强调,要以矛盾纠纷排查化解为主线,重点推进三方面工作:一是建强数据赋能平台,推动团体会员单位与综治信息化平台数据共享,针对高频纠纷类型开展专题研究,形成可复制的化解指引;二是深化多元协同机制,组织高校专家、律师等组建“网格法律服务团”,下沉基层参与调解培训、普法宣传,将矛盾化解在萌芽状态;三是聚焦特色领域攻坚,针对渔船养殖、物业治理等本地突出纠纷,联合行业主管部门制定标准化化解流程,通过“以案释法”“订单式普法”提升群众法治意识。
团体会员代表们纷纷表示,市综治中心搭建的平台为专业力量参与基层治理创造了有利条件,会上提出的合作方向和具体建议指导性、操作性都很强。作为新加入的团体会员,将紧密围绕市法学会的工作部署,充分发挥各自在学术研究、实务经验等方面的优势,主动对接综治平台资源,全力以赴投入到矛盾纠纷专题研究、基层调解培训、普法宣传等工作中,为平安大连、法治大连建设贡献更多力量。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上一篇:关于征求《瓦房店市征地区片综合地价调整报告》(征求意见稿)公众意见的公告 下一篇:2家医院被通报,多人获刑!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