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暖花开,草长莺飞 
 
	气温经历一番断崖式下降后逐渐回暖 
 
	外出踏青的心早已蠢蠢欲动 
 
	  
 
	(图源:SOOGIF) 
 
	一家人开开心心出去 
 
	最倒霉莫过于裸露的皮肤磕伤、划伤... 
 
	操碎了心的家长开始 担心 
 
	孩子会不会感染破伤风? 
 
	破伤风到底要不要打呢? 
 
	今天,小编先带您认识一下破伤风~ 
 
	破伤风 
 
	破伤风是由破伤风杆菌感染引起的急性特异性感染,破伤风杆菌为 专性厌氧菌,在自然界广泛分布,存在于灰尘、土壤、人或动物粪便等自然环境中,主要通过皮肤或黏膜伤口侵入人体,常见于外伤、烧伤、不洁接生的新生儿、手术器械消毒不严等情况。 
 
	破伤风杆菌在化脓性感染的伤口中繁殖,产生破伤风类毒素,破伤风类毒素引起中枢神经系统暂时性功能改变,导致全身骨骼肌持续性强直和阵发痉挛,严重可导致喉痉挛、窒息、肺部感染和器官功能衰竭, 是一种极为严重的潜在致命性疾病。在无医学干预的情况下,病死率接近100%,即使经过积极综合治疗,病死率仍高达30-50%。 
 
	  
 
	(图源:SOOGIF) 
 
	大家看到破伤风致死率这么高 
 
	那一定认为受伤后 
 
	破伤风一定得打了 
 
	由于临床存在对破伤风主动及被动免疫制剂认识不足,对一级预防、二级预防概念模糊,因此普遍存在着破伤风预防措施不规范的情况,破伤风抗毒素及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等被动免疫药物被过度使用,不仅对医疗资源造成巨大的浪费,同时还带来过敏,血制品感染等医疗风险。 
 
	  
 
	说了这么多,是不是更糊涂了呢? 
 
	那么破伤风到底要不要打呢? 
 
	要打的话,如何选择制剂呢? 
 
	咱们继续往下看 
 
	预防破伤风至关重要的措施是良好的伤口处理和免疫接种。预防主要依赖于抗体,抗体的产生主要通过一级预防或二级预防实现。 
 
	  
 
	一级预防 
 
	即主动免疫,指接种含有破伤风类毒素成分的疫苗(包括白破疫苗,百白破疫苗),使身体自己具备产生破伤风类毒素抗体的能力,长期保持体内较高的抗体滴度,预防破伤风感染。儿童完成全程免疫后,其保护作用持续时间可达5-10年,完成加强免疫后可达10年以上。 
 
	(点击查看大图) 
 
	二级预防 
 
	即被动免疫,指将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等被动免疫制剂输入体内,使机体立即获得中和体内破伤口类毒素的抗体,用于对破伤风的治疗和对未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或免疫史不详患者的短期应急预防。其免疫作用持续时间短,一般破伤风抗毒素仅有2-4天,破伤风人免疫球蛋白2-3周,有效期甚至不能覆盖破伤风杆菌感染的潜伏期。单次应用并不能给人体带来持久的免疫力,而且对破伤风杆菌的生长繁殖及释放毒素均无任何影响。只有通过规范的疫苗免疫接种,才能长期保持体内较高的抗体滴度,才是预防破伤风感染最有效的措施。 
 
	这张图可要仔细看哦! 
 
	(点击查看大图) 
 
	古人云: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一级预防就相当于“渔” 
 
	二级预防相当于“鱼” 
 
	1 
 
	  
 
	如果您的孩子规范接种破伤风疫苗,在最后一次接种后的 5年以内任何伤口,10年以内的清洁伤口,无需接种任何破伤风制剂预防破伤风。5-10年内的不洁或污染伤口,或者超过10年,仅需加强接种破伤风类毒素疫苗一剂次(在计划免疫门诊接种)。 
 
	仅在未完成破伤风疫苗全程接种,或接种情况不详的情况下使用破伤风抗毒素或破伤风免疫球蛋白等被动免疫制剂。考虑药物持续时间, 优先选用破伤风免疫球蛋白。同时应用无24小时限制,只要未发病,伤后2周内应用应视为有预防作用。 
 
	破伤风杆菌广泛存在于环境及人类肠道中,对于肛周脓肿,肠穿孔,烧烫伤,体内异物取出等非外伤性损伤,尤其是未完成破伤风全程免疫的新生儿,因病推迟破伤风类毒素疫苗接种的儿童。不应忽略使用破伤风被动免疫制剂。 
 
	文字:综合外科 苗峰 
 
	图片: 综合外科 部分源于网络 
 
	排版:宣传科 侯晶晶| 审核:宣传科 高琦 杨馥羽 
 
	end
 
	西安市儿童医院视频号 
 
	了解更多科普知识、就医资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