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 
                             
                    
                    
                    
                    
                    
        
        
                   
		  
       | 
       | 
      
         
          
             
                | 
                | 
                | 
              
             
               |   | 
               
                  | 暑热还在立秋将至 |  | 来源:大连日报 点击数:1138次 更新时间:2022/8/4 9:38:53 |  
	〚丁文军〛 
 
	    8月7日,进入秋季的第一个节气——立秋,预示着炎热夏季即将过去,凉爽秋天将要到来。但立秋并不代表酷热天气就此结束,此时还在暑热阶段,立秋是炎热夏季向凉爽秋季转变的过渡,昼夜温差大、干燥、气温高是此时的显著特征。因此,日常养生也要随之做些调整。 
 
	    防秋燥是关键 
 
	    立秋时节,空气干燥、湿度低,会加速体液的蒸发,首当其冲的是跟空气广泛密切接触的皮肤与口鼻咽肺的水分流失。肺与秋季相对应,秋燥伤肺。鼻为肺之窍,肺通过鼻与外界空气相通,空气干燥易伤肺阴,肺合皮毛。秋燥时常见干咳少痰、口鼻咽黏膜干涩、皮肤干燥、毛发干枯等症状。肺与大肠相表里,大肠的一个重要功能便是吸收食物残渣中的水分,肺燥体液不足时,易导致大便秘结。 
 
	    秋季燥气当令。防秋燥应注意多饮水,以弥补津液的丢失,保持体液充足。要少食辛辣刺激性食物,如辣椒、生姜等,会加速体液流失,加重燥火。宜选用百合、枸杞、银耳、木耳、燕窝、黑芝麻、核桃、梨、甘蔗、蜂蜜、牛奶、藕、鳖、鸭等食物,可适当吃些百合粥、黑芝麻粥、银耳冰糖羹、川贝母雪梨汤、蜜汁藕片、老鸭汤等,具有较好的滋阴润肺作用。 
 
	    健脾养胃有必要 
 
	    立秋时节早晚天气虽转凉,但仍处于“三伏天”,白天阳光充足,天气炎热,饮食仍需要注意清热解毒、防暑降温,可饮用茶水,食绿豆粥、荷叶粥等。经过漫长酷热的夏季,人体阳气消耗大,脾胃功能较虚弱,虽说秋冬适宜养阴,但立秋时节并不适合大补,饮食过于油腻易导致胃肠道消化功能紊乱,宜先调养好脾胃,并以清淡饮食为佳。可选择具有健脾养胃功能的食物,如百合莲子汤、茯苓粥、芡实糯米粥、红豆粥、山药粥、山楂粥、小米红枣粥等。立秋后天气开始转凉,但饮食不可贪凉,吃温食、少食凉,可调养脾胃功能。 
 
	    (作者系大连市营养学会秘书长、大连医科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营养科常务副主任) 
  |  |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  | 上一篇:34℃!入夏最高温出现在本周 下一篇:海关总署:3日起暂停台湾地区柑橘类水果、冰鲜白带鱼、冻竹荚鱼输入大陆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