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节将至,不少人都已陆续踏上返乡的旅程。回家的本来时间多么令人向往的事,可对于晕车的人来说,这一路上每行进一公里都是一份煎熬。广州中医药大学第三附属医院针灸推拿科主治中医师陈波燕给大家支招啦,学会按这几个穴位,就常经常按揉调理,不会晕车了。
 
	太阳穴
 
	定位:为“经外奇穴”,在颞部,眉梢与目外眦之间,向后约一横指的凹陷处。
 
	主治:头痛、偏头痛、眼睛疲劳、牙痛等疾病。
 
	操作:晕车时,可以采用坐姿。坐或站好后将手掌搓热,贴于太阳穴,稍稍用力,顺时针转揉10—20次,逆时针再转相同的次数。
 
	天窗穴
 
	定位:属于太阳小肠经,位于人体的颈外侧部,胸锁乳突肌的后缘,扶突穴后,与喉结相平。
 
	功效:疏散内热。
 
	操作:双手拇指交替轻轻按揉同侧天窗穴,注意力度不能过重,一般不建议两侧同时按揉,1-3分钟,局部酸胀为度。
 
	合谷穴
 
	定位:属手阳明大肠经原穴,肺与大肠相表里,在手背,第1、2掌骨间,当第二掌骨桡侧的中点处。
 
	功效:镇静止痛,通经活络,清热解表、疏肝理气,可缓解紧张、急躁、焦虑情绪。
 
	操作:晕车时左右手拇指交替掐按对侧合谷穴,局部酸胀为度,1分钟左右,此法孕妇禁用,体质较差的人不可做强刺激。
 
	内关穴
 
	定位:手厥阴心包经,络穴、八脉交会穴。在前臂掌侧,当曲泽与大陵的连线上,腕横纹上2寸,掌长肌腱与桡侧腕屈肌腱之间。
 
	功效:宁心安神、理气止痛。
 
	按摩方法:晕车时左右手的拇指交替掐按压对侧的内关穴,1分钟,局部酸胀为度。
 
	鸠尾穴
 
	定位:属于任脉 ,系任脉之络穴,位于脐上七寸,剑突下半寸。
 
	功效:收引水湿,消除疲劳、治疗晕车晕船、可以缓解焦躁性格等。
 
	操作:左右手拇指擦鸠尾穴,由上往下,可以从鸠尾穴擦至神阙穴,可以在乘车半小时前后开始按揉。
 
	足三里穴
 
	定位:属足阳明胃经的合穴。在小腿外侧,犊鼻下3寸,犊鼻与解溪连线上,体质差或者容易晕车者,平素可以多按揉。
 
	功效:燥化脾湿,生发胃气。
 
	操作:双手大拇指按揉足三里穴,每次3-5分钟,局部酸胀为度。
 
	预防晕车小技巧
 
	1、坐车前务必早睡,避免熬夜,保证充足的睡眠。
 
	2、饮食宜清淡易消化,避免过饥或过饱,不要喝酒。
 
	3、坐车时尽量选靠近驾驶座的前排、通风好的位置。
 
	4、坐车时避免头部对着空调冷气位置,可以适当戴帽子。
 
	5、坐车时放松心情,最好能入睡,避免车上走动。
 
	6、口中可以适当含些生姜片,乌梅、陈皮、咸话梅等,新鲜橘皮或者柠檬可以随时放在鼻子闻闻。
 
	7、中途有机会下车休息的,最好能下车走动,呼吸新鲜空气。
 
	8、在人中穴、太阳穴涂些祛风油或风油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