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连海参产业再传喜讯
265万斤大连海参
带身份证入市
溯源体系入选全国典型案例
7月29日,在农业农村部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司组织的“品牌农产品追溯应用典型案例调研会”上,大连海参“一图一库一系统”立体溯源体系荣耀成为典型案例。大连市海洋渔业协会受邀参加会议,介绍大连海参溯源体系建设做法,获得高度评价。
大连市海洋渔业协会秘书长张恒说:
此次调研会,受邀参会的有来自辽宁、福建、北京、上海等七个省市相关单位,作大会发言,分别介绍了大连海参溯源体系、福鼎白茶溯源体系、小汤山蔬菜溯源体系等溯源建设的做法,其中大连海参‘一图一库一系统’溯源体系建设备受关注。
调研会现场,专家对大连海参溯源体系建设的做法给予充分肯定,提出了宝贵建议。
农业农村部质量监管司相关负责人说:
有价值的地理标志产品不想被假冒的,要建设溯源平台;建立特色农产品数据库。大连海参‘一图一库一系统’溯源体系相当于从一出生到消费者餐桌都有迹可循。
据了解,2024年,大连海参养殖面积达218万亩,产量8.24万吨,占全国海参总产量1/4左右。海参加工产品种类达四大类数十种,形成了“育苗——养殖——加工——销售”全产业链体系,大连海参产业总产值约300亿元。
近年来,假冒大连海参的不法行为非常猖獗,严重冲击大连海参产业高质量发展。为此,2024年,在大连市海洋发展局指导下,市海洋渔业协会逐步建立了大连海参“一图一库一系统”立体溯源体系,并为符合各项标准的大连海参原产地企业发放相应数量的大连海参原产地溯源码。溯源码类似身份证,让每一根海参都有迹可循。截至目前,已累计发放75万枚溯源码,涉及265万斤大连海参终端产品。
想要申请成为大连海参原产地企业绝不是一件容易的事,大连渔协专家核查组实打实地现场核查,不仅要审验企业的大连海域使用权证或海域承包协议,还要通过核查企业三年的财务交易记录或资金往来等信息,确定其海参苗种、原料采购来源,要核查其进货台账、加工记录、出库记录等等。
张恒介绍,在申请企业中,只有不到70%最终被核定为大连海参原产地企业。
针对市场上,尤其是线上渠道假冒大连海参、以次充好“卷价格”等乱象,大连市海洋渔业协会联合5家律师事务所,建立了专门的维权机制,发函给各大电商平台,提示加强审查把关。此外,大连渔协聘用了专业律师团队开展维权,目前,已在北京西城法院起诉3家涉嫌侵害大连海参权益的商家。
本条微信由“大连发布”(微信号:dl-fabu)编辑制作
文字:吴耀辉
资料:大连市海洋发展局 大连市海洋渔业协会
图片由大连市海洋渔业协会提供
美编:吴兵
编辑:姜赟
校对:鞠传强 滕永梅
主编:单淼
监制:穆军 高忠华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