设为首页 | 加入收藏 | 繁体中文
你好,欢迎光临大连瓦房店市市场协会网站  
网站首页关于我们政府动态协会相关文件维权服务会员单位协会章程摄影作品资源下载留言咨询
您现在的位置:大连瓦房店市市场协会 > 服务常识 > 政府动态
用户名:
密 码:
   
忘记密码?点这里重设
     服务常识
     服务常识 > 政府动态
 
关于印发瓦房店市202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方案的通知——瓦农发〔2025〕100号
来源:瓦房店市人民政府 官网 点击数:142次 更新时间:2025/7/26 11:14:22

 

各乡镇人民政府、涉农街道办事处,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
  现将《瓦房店市202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方案》印发给你们,请遵照执行。


瓦房店市农业农村局
2025年7月24日

 
瓦房店市202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方案

  根据《农业农村部办公厅关于做好202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任务实施方案的通知》(农办科〔2025〕10号)、大连市农业农村局《关于印发大连市202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实施方案的通知》(大农发〔2025〕35号)要求,为抓好我市2025年度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各项任务落实,围绕粮食大面积单产提升,保障特色优势产业高质量发展,创新多元农技推广服务体系建设,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整体效能,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年度目标
  全市多元农技推广体系更加完善,农技推广队伍服务能力不断提升,农技推广机构公益性职能履行较好,示范基地示范展示效果更加突出,农技人员进村包户联主体服务机制建立,信息化手段在农技推广服务中普遍应用,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得到提升。
  二、重点任务
  (一)构建完善多元化农技推广体系。深化县级农技推广机构与科研院校的合作,对接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涉农企业和种养殖大户,形成共同参与的多元农技推广服务体系。为促进科技赋能产业发展,推进乡村全面振兴,大连市农业农村局围绕粮油作物和特色产业组建了11个现代产业技术体系创新推广团队,实行“首席专家+专家团队+基地”运行模式和“开放、流动、协作、竞争”的运行机制,市、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要积极配合创新推广团队工作,调查、收集和反馈生产实际问题与技术需求信息,13名岗位专家要自觉接受首席专家的领导和协调,完成年度任务。县级农技推广机构围绕蔬菜、果树、粮油和畜牧产业成立4个专家团队,构建“专家+示范基地+技术指导员+科技示范主体+辐射带动户”的链式推广服务模式,协调解决生产和服务中技术难题。
  (二)支撑粮油作物大面积单产提升。遴选发布2025年瓦房店市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其中粮油类不少于5个,通过农技人员送科技下乡活动、科技大集、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和高素质农民培育等形式,加强宣传培训和服务指导,促进推广品种和技术尽快进村、入户、到田。锚定新一轮粮食产能提升行动目标,围绕玉米、大豆、水稻、花生和甘薯作物,充分发挥已建立的粮油科技特派团和市乡农技推广队伍作用,明确粮油作物单产提升技术路径和关键环节,确保指导技术落实到位。建设粮油作物试验示范基地,推进良田、良种、良机、良法融合,引领和服务农户提高粮食单产水平,促进粮油作物大面积均衡增产。以元台镇、泡崖乡和谢屯镇等玉米主产区为推广区域,加快推进生物育种产业化工作扩面提速和转基因玉米常规化种植,完成2025年转基因玉米产业化示范面积8.5万亩任务。
  (三)提升基层农技推广机构履职能力。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基层农技推广体系要稳定队伍、提升素质、回归主业,强化公益性服务功能”讲话精神,围绕粮食单产提升和特色产业高质量发展,县、乡两级27个农技推广机构要找准职能定位,履行好促转化、推技术、做示范等公益性职能,提升农技推广服务效能。开展“科技服务进千村”活动,夯实农技人员进村包户联主体服务机制。每名县、乡农技人员定向包联至少1个行政村,联系不少于10个(名)生产大户或农民技术员。一是50名技术指导员除指导6户示范主体外,所在包联行政村另指导4名农户;二是其他农技人员(如乡镇农科站长、果树站长、农机站长)包联至少1个行政村指导10个农户)。农技人员要与指导示范主体或农户签订科技服务承诺书,在关键农时做好技术培训、技术指导和跟踪服务。每位基层农技人员年内对每个农业科技示范主体上门指导服务次数不少于5次,对普通农户现场指导不少于3次。农技人员要充分发挥协调联络作用,联合现代农业产业技术体系专家、科研院校专家、市级创新推广团队专家、特聘农技员、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等,共同开展农技服务。
  (四)打造先进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平台。下发《关于开展2025年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和示范主体遴选工作的通知》,遴选培育300户示范作用好、辐射带动强的农业科技示范主体,每个示范主体至少示范1个主导品种或主推技术,积极参加观摩交流活动,辐射带动周边农户,发挥好示范主体作用。建设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5个,每个基地要组装集成综合技术方案,制定农技推广计划,组建技术团队,紧密结合市县两级推介发布的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明确基地试验示范主导品种不少于3个,主推技术不少于3项,集成熟化1-2个主推技术规程,通过技术示范、技术培训、印发技术手册、操作规程或明白纸、制作专家讲解视频等多种途径,促进科技成果落地生根、开花结果;在关键农时组织开展技术观摩、经验交流、技能培训等活动不少于4次,广泛邀请种植养殖大户、农民专业合作社以及小农户参观学习,每次不少于50人;直接联系农户20户以上。每个基地统一竖立“2025年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项目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标牌。
  (五)提升农技人员能力素质。根据我市产业发展实际,结合大面积单产提升工作要求,委托第三方培训机构采取课堂教学、实践操作和参观学习等多种形式,分产业对90名基层农技人员开展不少于5天的知识更新培训,其中实训课程不少于2天。选派10名业务能力较强、带动影响力较大的农技推广骨干人才参加大连市统一组织的不少于5天脱产业务培训,建立骨干人才库。鼓励探索基层农技员学历提升工作,优化农技推广队伍的学历结构。
  (六)实施农技推广服务特聘计划。通过实施特聘计划和聘用村农技员进一步稳定基层农技推广队伍。一是实施特聘计划。开展特聘农技员计划,科学编制招募计划,规范招募程序,公开招聘5名特聘农技员,探索建立激励机制,将“土专家”、“田秀才”以及“三支一扶”计划中涉农毕业生和新型农业经营主体技术骨干等逐步吸收为农技推广服务重要力量;继续实施生猪大县特聘防疫员计划,聘用13名特聘防疫员。二是实施村农技员聘用制度。全市通过“村推、乡审、县聘”程序聘用270名村级农业技术推广员,积极发挥其农技推广宣传员、指导员、示范员和信息员作用,通过与在编在岗农技员结对子的形式,进一步壮大和稳定农技推广队伍,切实打通农技推广“最后一公里”。
  (七)加快信息化手段在农技推广服务中的应用。鼓励县、乡两级农技推广机构应用抖音、快手、微信视频号等短视频平台,培养一批农技微视频创作者,在线开展技术推广服务。持续普及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农技人员在指导示范主体时要上传日志或农情,在线开展业务培训、农技问答、咨询指导等服务。农业农村局在不断完善中国农技推广信息平台数据填报和更新工作的同时,根据平台大数据统计分析情况对每名农技人员进行考评打分,视考评结果等级发放农技推广服务补助。
  三、实施范围及资金使用
  项目涉及中央财政补助资金83万元(不含特聘动物防疫员),资金专款专用,严禁挤占挪用。
  (一)农技推广服务补助
  计划补助资金不超过5.5万元。主要包括农技人员进村入户开展技术服务的补助(人均不超过800元)、农业科技大集现场氛围营造费用、制度建设中编发技术资料和制作标牌等补助。
  (二)农业科技试验示范补助
  计划补助资金不超过49万元。一是现代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建设补助,每个基地原则上不超过7万元,采用先建后补方式,对验收合格的基地给予补助。二是农业科技示范主体物化补助,按照人均不超过500元的标准,对300户示范引领推广应用新品种、新技术、新模式的农业科技示范主体进行物化补助。
  (三)特聘农技员补助
  计划补助资金不超过15万元。结合产业需求招募5名特聘农技员,原则上特聘农技员补助每年不超过3万元/人。
  (四)农技人员能力提升补助
  计划补助资金不超过13.5万元。委托第三方培训机构开展90名农技人员5天知识更新培训工作,资金执行标准为1500元/人,费用主要用于组织农技人员集中培训和现场实训等教材、场地、食宿、交通、师资等培训费用及开展异地交流、参观学习等费用。
  四、进度安排
  (一)筹备阶段(2025年5月-6月)
  遴选发布2025年农业主导品种和主推技术,开展项目摸底调研,按遴选程序确定技术指导员、农业科技示范主体和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
  (二)实施阶段(2025年7月-10月)
  按实施方案全面启动项目实施工作,开展农技人员知识更新培训,开展入户技术指导,进行标识牌制作安装,采购发放物化补助物品,公开招募农技人员,开展项目检查指导等工作。
  (三)总结验收(2025年11月)
  农业农村局组织项目专家组成员对项目进行绩效考评,并形成项目工作总结上报市局,按标准和考评结果申请补助资金。 
  五、工作要求
  (一)强化组织领导。成立由瓦房店市农业农村局局长为组长,农业农村局相关科室成员、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负责人为组员的项目工作领导小组,制定实施方案,开展督导检查和绩效考评等工作,强化公益性服务职责履行,确保项目有效实施。 
  (二)加强资金监管。加强资金使用监管,严禁挤占挪用项目资金,确保专款专用。一是严禁用于工资福利支出、办公经费、建造楼堂馆所、购置车辆和通讯器材、基础性农业科研、购买农业科技成果、专利以及其他与技术推广服务无关的支出。二是要保障资金足额到位。市财政局要根据项目实施进度拨付补助资金,确保项目有效实施。三是要严格采购管理。对示范主体实行的物化补助和农技人员培训,严格按照政府采购管理制度实施,建立好农资产品发放台账和学员培训档案,夯实工作基础。
  (三)严格项目管理。基层农技推广体系改革与建设工作将继续列入农业农村部2025年专项工作延伸绩效管理实施范围,农业农村部依托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对年度任务基本信息、实施情况、取得成效等实行线上“全覆盖”动态考评。县乡农技推广机构和农技人员要高度重视,确保项目任务按时保质完成。一是建立完善农技人员聘用、农技推广责任、绩效考评、农技人员培训和多元推广等制度,编制主导产业区域分布和农技人员包村服务台账,悬挂科技示范主体门牌、竖立农业科技试验示范基地标牌,将农技人员、示范主体、示范基地及监督电话进行公开,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二是在农业农村部转移支付管理平台和中国农技推广信息服务平台及时填报补助项目有关信息,强化实施过程管理,做好项目资金执行、绩效目标上报等工作。三是农技人员要严格落实进村包户联主体入户指导制度和知识更新培训制度,与服务指导示范主体和农户签订科技服务承诺书,留存报送年终绩效考评材料,材料包括工作总结、典型材料、科技服务承诺书、服务对象满意度评价表、入户指导记录、指导现场照片(日志)等,农技人员考评中将对履行公益性职能较好农技人员设定加分项。现代农业生产发展服务中心和动物疫病预防控制中心要建立推广服务新机制新模式各一个。四是农业农村局将根据项目实施进度和阶段性任务的完成等情况,开展监督检查,做到发现问题及时整改。
  (四)做好总结宣传。县、乡农技推广机构要认真总结项目实施过程中的经验做法,发掘宣传一批在稳产保供、防灾减灾、农技推广服务中涌现的经验模式、典型人物和先进事迹。用好广播、电视、报纸等传统媒体和直播、短视频等新媒体形式加强宣传,为农技推广工作营造良好氛围。请于2025年10月25日前将工作总结和绩效自评材料报农业农村局。
  联系人:罗贤成 曲福高  联系电话:85612732
  邮箱:kejiaoshichang@163.com

  附件:相关附件.docx


以上文章转载自互联网,版权归原创者所有。如有来源标注错误或者侵权,请联系我们,我们将及时处理。

 

【刷新页面】【加入收藏】【打印此文】 【关闭窗口】
上一篇:关于涉渔“三无”船舶处理公示 下一篇:辽宁省生态环境厅公开征集非法倾倒处置固体废物问题线索
 
   友情链接:辽宁省纪检最高检中央纪检监察民主与法制网中国政府网辽宁省人民政大连市人民政瓦房店市人民
协会荣誉 | 会长致辞 | 协会简介 | 机构设置及职责范围 | 协会职能 | 联系我们
大连瓦房店市市场协会 2007-2013 @ All Rights Reserved 辽ICP备13013779号-1
邮件:2931180103@qq.com 电话:0411-85595991  地址:辽宁瓦房店市   技术支持:瓦房店汇杰网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