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农民网上卖扣碗被举报为三无产品判罚5万”一事引发热议。
 
	  
 
	引起争议的扣碗肉
 
	22日下午,该案二审法院重庆一中法院发布情况通报,称已派员前往被告家中释法明理。被告王女士表示,她感谢法院工作人员的耐心解释,但仍会继续申请再审。
 
	  
 
	法院通报
 
	24日,原告打假人邵某某在接受九派新闻的采访时说道:“你可以依法上诉甚至反诉,但是你不能靠卖惨博同情,来逃避法律责任。”
 
	对于判罚的退赔款项,邵某某称自己可以捐出给需要的人,“这个钱,我必须要,但是我可以把这个钱捐出去,捐给需要的企业,捐给需要的农村、贫穷的地方,捐给学生,都可以。他们卖了三无产品就必须承担法律责任。”
 
	邵某某还表示,自己此前买的150份扣碗是他第一次在该网店购物,买回来后自己品尝过,主要是送给家人。
 
	对于与毛妈妈特产经营部的官司,他表示自己会诉讼到底,“哪怕是卖房卖车,这个官司我都不会妥协。” 
 
	“毛妈妈土特产”店主王女士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他们一直用的是小作坊证,没有加工厂,也没有销售团队。她还表示:底线是退还4500元贷款的一半,不接受额外赔偿。
 
	  
 
	当事人照片
 
	女子卖自制扣肉被起诉,顾客称三无产品索赔十倍 
 
	2021年7月,邵某在王女士开设的微店上购买了一批食品,其中包含粉蒸肉、扣肉、风豆豉回锅肉各50份,合计150份,每份折后单价30元,支付时使用了微店现金红包0.84元,共计实付4499.16元。
 
	货到后,邵某将收货过程全程录像,指出上述货物包装均无产品名称、生产时间、生产经营者名称和地址、保质期等标识,是“三无产品”。
 
	随后,其起诉至法院,要求王女士退还货款4499.16元并赔偿44991.6元。
 
	一审法院认定,王女士售卖的土特产违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第六十八条“食品经营者销售散装食品,应当在散装食品的容器、外包装上标明食品的名称、生产日期或者生产批号、保质期以及生产经营者名称、地址、联系方式等内容”的规定,因此,属于不符合食品安全标准的食品,支持邵某以上诉求。
 
	一审后,王女士在其产品标识上进行了改进。因她觉得邵某此番明显有备而来,不是真正的消费者,怀疑其背后有利益驱使,便提起上诉。
 
	近期,重庆市中级法院二审维持了原判。
 
	买家邵某某曾起诉同一条街上多家超市,不否认为职业打假人 
 
	记者在中国裁判文书网看到,邵某某涉及多起纠纷。2021年,他曾在重庆对多家小作坊、副食店提起多项起诉,还有同一家小超市被多次起诉。邵某某曾多次主动撤诉,另外还有几次因拒不出庭被判决为自动撤诉,自行支付25元诉讼费。
 
	  
 
	资料图
 
	邢先生在合川开设超市,2021年4月,他因商品质量问题被邵某某告上法庭,被索赔数千元。邢先生告诉华龙网-新重庆客户端记者,当时邵某某将他和同一条街上的多家超市一起告上法庭。“他就是找商品的错漏,然后根据国家执行标准为依据,要你赔钱。”邢先生称。
 
	据媒体报道,对于被指称是“职业打假人”,邵某某并不否认。4月21日下午,邵某某在接受媒体采访时称,“法律并没有规定我买了8次过期食品就不是消费者了。”
 
	【来源:九派新闻综合】
 
	相关新闻 
 
	“购150份熟肉维权”买家回应质疑:不想讨论道德问题,合法就行 
 
	卖出150份扣碗类熟肉产品,因没有标注产品相关信息,重庆的王女士被买家邵某以“三无产品”告上法庭,近日法院二审判决王女士退还4500元货款并给予十倍赔偿,共计约5万元。
 
	此事引发巨大反响,许多网友对原告邵某的行为表示质疑,认为他是在“钓鱼”维权获利。
 
	4月22日,邵某告诉极目新闻记者,目前他住在重庆江北区,没有其他职业,偶尔跑跑外卖,主要精力放在打假上,他不愿意在道德层面讨论自己的行为,“合法就行。”
 
	  
 
	毛妈妈土特产店后来的粉蒸肉都有标签
 
	买的肉吃了好几碗 
 
	极目新闻:你是怎么关注到毛妈妈土特产店的?王女士说你早早进了他们的顾客群,在里面观察?
 
	邵某:我从来没有进他们的顾客群,是我朋友偶然发现了这个网店,在去年七八月间花188元被拉进群了,可以打折。
 
	极目新闻:这位朋友和你一样是进行打假的吗?
 
	邵某:不是,他是在重庆正常上班的。
 
	极目新闻:王女士说你在她的网店买过四次东西,是老顾客。
 
	邵某:我本人其实只买过一次,就是买150碗肉这一次。另外三次都是我朋友买的,包括3碗肉那次。除肉之外,好像他还买过泡菜什么的,具体是什么我忘了。
 
	极目新闻:关于这150碗肉,它到底属于散装食品还是预包装食品,这可能对案件的判决产生影响。你觉得是属于哪一种?
 
	邵某:既不是散装食品,也不是预包装食品,王女士他们在法庭上也陈述了,是《重庆市食品生产加工小作坊和食品摊贩管理条例》里提到的小作坊食品。该条例中明文规定,小作坊食品如果有包装,应该标注生产日期、保质期、厂家、配料表等信息。
 
	极目新闻:这150碗肉你买回家后怎么处理的?
 
	邵某:我吃了几碗,后来一直放在家里,家人有没有吃我也没有去数。
 
	极目新闻:既然是没有标签的食品,你和家人放心吃吗?你们家早早准备了那么大的冰箱?
 
	邵某:我只是放在家里,没有告诉他们去吃。那个碗很小的,比拳头大一点。
 
	极目新闻:你和家人吃出什么问题了吗?
 
	邵某:吃出问题王女士才负责吗?没吃出问题,她就可以继续卖三无食品?
 
	  
 
	毛妈妈土特产店的扣碗肉食
 
	上网自学法律知识 
 
	极目新闻:你目前在哪里生活?是不是职业打假人,有没有其他职业?
 
	邵某:我现在住在重庆江北区,没有其他职业,偶尔跑跑外卖,主要精力放在打假上,和那些成千上万个案子的相比,我的很少。
 
	极目新闻:什么时候开始做这个的?
 
	邵某:我第一次做这个大概是去年。我学习了法律知识,发现一些产品有问题,就站出来维权,可以帮助到消费者。
 
	极目新闻:你是在哪里学习的法律知识?学校吗?
 
	邵某:网上自学。学校里没教这些东西。
 
	极目新闻:我看你以前的案子都比较小,比如买一包面说是过期了,起诉商家索赔1000元。
 
	邵某:有这样的案子,后来和解了,商家赔了六七百元。
 
	极目新闻:你在发现这些有问题的食品后,是直接起诉吗?还是先去和商家联系?
 
	邵某:要看具体情况。如果遇到讲道理的商家,我可能先和他们联系,但如果是遇到不太配合、不讲道理的商家,我会直接去起诉。王女士就属于后一种情况,我之前听朋友说了一些关于她的事,因此我起诉之前并没有告诉她,她收到诉状后也没有和我联系。
 
	极目新闻:王女士认为,你是为了起诉她并索赔,才特意去买那150碗肉。
 
	邵某:王女士怎么认为,那是她的事,但改变不了她生产、销售三无食品的事实。王女士觉得我是恶意坑她,可是她的生产是在她自己的厂里,事前我怎么知道那150份肉她会不贴标签呢?我又不是什么神机妙算。
 
	极目新闻:王女士一方认为,这150碗肉只是有标签瑕疵,质量是没有问题的,你敢吃也说明没有质量问题。
 
	邵某:这不由他们说了算,法律认为是有质量问题的。产品没有标签,如果发霉了、涨袋了、有细菌了,我去找王女士她会认账吗?我该怎么追责?
 
	“合法就行” 
 
	极目新闻:许多网友质疑你做这事的初衷,就是冲着钱来的,而且针对的是辛苦做事的农民,似乎不太道德。
 
	邵某:我的目标首先是促进市场安全法的普及。至于钱,王女士是犯法了要赔钱,但不是我要她赔,是法律要她赔。何况王女士不是普通农民,她是农民企业家,有很大的销售团队。说到道德,王女士要是道德,她就不会多次售卖三无食品,还在出事后把她的婆婆推出来,让一个老年人来卖惨、博同情。
 
	王女士这几天还在网上指责我敲诈勒索。如果法院这样判了,那她可以这样说,但法院没有这样说,她是对我的诽谤,22日上午我已向法院递交诉讼材料。
 
	极目新闻:如果你真的没有道德上的负疚感,为什么你不敢像以前的王海等人那样,用实名公开站出来打假?
 
	邵某:我算是公开了,网上的判决书上有我的真实姓名。未来如果遇到对社会危害性比较大的事件,我会继续用真名打假。
 
	极目新闻:也就是说你会继续这样“打假”下去?
 
	邵某:也不一定,看情况吧,如果所有的商家都不卖假货了,我就不需要做了。
  |